HR afternoon tea
2022-07-19 閱讀次數: 4090
《道德經》中寫道: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意思就是說:“能夠認識別人的人是聰明的,能夠認識自我的人則更為睿智?!?/span>
人在職場,面對魚龍混雜的各色同事,面對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,學會“自知”,才能避免“踩坑”,陷入不敗之地。
01
面對職場中的“勾心斗角”,要學會“自知”,才能自保。
有一段時間,我特別沉溺于宮斗題材的影視劇,雖然劇情設定的時間是在遙遠的古代,一個個“爭斗”的故事,卻像極了身邊的職場。
這些源自于歷史真實的情節(jié)演繹,往往給人以清晰的警示。
比如《戰(zhàn)國策》中記載了楚懷王聽信讒言,錯誤地下令削掉魏美人鼻子的故事:
魏王為拉攏與楚國的關系,送給楚懷王一位美女,深得寵幸。這讓楚懷王的夫人鄭袖很是不滿,她擔心自己的位置被魏美人取代,就精心設置了一個“借刀殺人”的計策。
起先,她送給魏美人各種珍奇寶物,做出十分大度的樣子,讓魏美人誤以為遇到了“貼心人”,也讓楚懷王認定她十分忠誠。
在蟄伏一段時間后,鄭袖開始告誡魏美人:“大王對你什么都滿意,就是不喜歡你的鼻子,所以,你每次面見他,最好把鼻子捂著?!蓖瑫r,又在楚懷王對此疑惑不解時,告訴他“答案”:“她是討厭您身上的氣味呢?!?/span>
楚懷王勃然大怒,當即下令武士削掉魏美人的鼻子,從此,魏美人徹底“失寵”了。
在這個故事里,楚懷王和魏美人都處于“不自知”的狀態(tài),他們不加辨別地聽信了鄭袖的“甜言蜜語”,對暗藏其中的殺伐決斷沒有絲毫的戒備之心。最后,魏美人丟掉了鼻子,而楚懷王則因為繼續(xù)聽信讒言,導致國家被秦國所滅,不可謂教訓不深。
在職場上打拼,就如同在深宮中經營,不論是“立足”也好,還是“爭寵”,身處其中的人,總免不了被卷入各種復雜多變的人際關系,想要“以不變應萬變”,最重要的就是學會“自知”,任何時候都不要被蒙蔽了雙眼,缺失了最基本的判斷,從而淪為被欺負、被打壓、被排擠的對象。
02
面對屢屢失敗,要學會“自知”,才能知恥后勇,絕地反擊。
人在職場,總會遭遇種種挫折和失敗,讓人格外沮喪,甚至一蹶不振,若此時,一味地怨天尤人,而不“自知”,就有可能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。
《呂氏春秋》中講述了齊湣王亡國的故事,令人可笑又可恨。
原來,齊湣王因自矜驕暴,處處樹敵,各諸侯國便聯(lián)合起來,攻入了齊國都城臨淄。
齊湣王趕緊逃到衛(wèi)國避難,在此期間,一些大臣為了蒙蔽他討好他,將滅國的原因歸結為齊湣王才華出眾、賢良無比,由此招致嫉妒,才遭此厄運。
可這番說辭竟然深得齊湣王贊同,他認為罪不在己,哪怕已經是亡國之君,他還心寬體胖,不得不連續(xù)三次加長自己的腰帶,最后被號稱前來救援的楚將淖齒所殺,至死都未能“自知”。
由此可見,面對失敗,不善于從自身找原因,不懂得自我反思,無異于自我封閉,自斷后路。
人在職場,每天都要面臨大大小小各種事物,僅憑一己之力,往往很難達成所愿,免不了要與他人合作。但在合作中,卻很難實現“多贏”,甚至,極有可能所作所為,都是在“為他人做嫁衣”,自己撈不到一點好處。
面對這樣的失敗,最愚蠢的做法,一個是撕破臉皮,要求分得一杯羹,一個是將責任全部歸結給對方,認為自己很無辜。這兩種做法,盡顯格局小、認知淺,是不折不扣的自我貶低。
正確的做法是學會“自知”:自我剖析、自我總結、自我改進,才能不重蹈覆轍,絕地反擊。
03
面對各種挑戰(zhàn),要有“自知”,不妄自菲薄,不好高騖遠,方能行穩(wěn)致遠。
人們常說:“有多大的腳,穿多大的靴;有多大的能力,辦多大的事?!币粋€人若是對自我能力水平缺乏正確的認知,很容易陷入“妄自菲薄”和“好高騖遠”的境地,自毀前程。
在電視劇《羋月傳》中有這樣一個劇情,讓人記憶猶新:
羋姝的兒子嬴蕩自小備受寵溺,驕橫霸蠻,長大之后,空有一身武力,卻毫無頭腦,凡事一意孤行,好大喜功。正是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思想,讓嬴蕩最后荒唐到和別人比賽舉鼎,結果鼎沒舉起來,還反被鼎給壓死了。
職場中,類似于“嬴蕩舉鼎”的事情也屢有發(fā)生。
比如,有人看到別人開奶茶店做得風生水起,便也忙不迭地開一家,店面裝修更豪華,優(yōu)惠活動更給力,但由于選址錯誤、對目標人群的定位不準,難以為繼,只得草草收場,甚至虧得一塌糊涂。
還有的人,專業(yè)技術水平不差、工作態(tài)度也很好,虛心求教、堅持學習的習慣也有,但總是唯唯諾諾,不敢挑戰(zhàn)重任,由此錯過了一次次展示風采、提升自我能力水平的機會,最終就只能默默無聞了。
一個人既不要高估了自己,也不要輕視了自己,說起來容易,做到卻很難。而只有敢于正視自己的人,才有逆風翻盤的機會。
04
結束語:
白居易曾在詩中寫道:“試玉要燒三日滿,辨材須待七年期。”意思就是說,玉石質量好壞,要燒烤三天,樹木能否成材,要觀察七年。
我們認識他人、考察他人要有這樣的耐心和細致,同樣,學會“自知”也是一個不斷驗證、不斷發(fā)現的過程。
只有舍得讓自己去經歷風雨、迎接挑戰(zhàn),在一次次艱難的抉擇和攻堅克難中,我們才會逐步看清楚自己的短板和長處,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,并堅持到底。